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南浔的历史事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浔的历史事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历史与文化南浔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,曾是江南蚕丝名镇,以丝绸业闻名。这里中西建筑合璧,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。南浔古镇被誉为“文化之邦”和“诗书之乡”,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。
张钧衡 (1872-1927),字石铭,号适园主人,吴兴(今湖州)南浔镇人。清朝光绪二十年中甲午科乡试举人,酷爱收藏古籍、金石碑刻和奇石,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。
张静江(1877年9月19日-1950年9月3日),谱名增澄,又名人杰,字静江,别署饮光,晚年又号卧禅,浙江乌程(今浙江南浔)人, 中国近代政治家,与蔡元培、吴稚晖、李石曾并称为"***四大元老"。
刘承干(1881年-1963年),字贞一,号翰怡、求恕居士,晚年自称嘉业老人。浙江省吴兴县(今湖州市)南浔镇人,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。鲁迅先生喻其为"傻公子",陈志岁先生尊其为"笃公子"。一生痴心藏书,醉心刻书,用心护书。他倾巨资藏书、刻书、聚书60万卷、20万册,并精心设计建造"嘉业堂藏书楼"用以庋藏。
张珩(1915~1963),字葱玉,别署希逸,上海市【又说为湖州南浔镇】人,古书画鉴定专家。其祖父张均衡、伯父张乃熊,均为著名藏书家。1934—1946年间,曾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。建国后,1950年,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。同年调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。
温体仁:温体仁(1573年—1639年),字长卿,号园峤,浙江乌程(浙江今湖州)南浔辑里村人。明末大臣,崇祯年间朝廷首辅。 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进士,改任庶吉士,授予编修官,累任到礼部侍郎。崇祯初年升为尚书,协理詹事府事务。崇祯三年(1630年)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入阁后他逼迫周延儒引退,自己成为首辅。翻阉党逆案,排斥异己。 崇祯十年(1638年),被罢官回家,第二年在家中病死
南浔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国,位于今天浙江省湖州市南部,地理位置大致在东经120度15分至120度30分,北纬30度45分至31度10分之间。南浔国历史悠久,据史书记载,该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,曾经是越国和吴国的属国,后来成为吴越两国的争夺对象,最终被吴国所并吞。南浔国的遗址和文物至今仍在湖州市南浔区保存完好,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南浔,浙江湖州市辖区。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中心,东接苏州吴江区和嘉兴桐乡市,南连德清县,西北与吴兴区接壤,北濒太湖,隔湖与无锡相望。总面积702平方公里。
南浔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,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,镇上有全国文保单位小莲庄、嘉业堂藏书楼以及张石铭旧宅等古建筑群。
南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具有独特水乡古镇风貌的江南园林和精美建筑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。
九里三阁老,十里两尚书,就说的是南浔。
元置江浙省行中书,治杭州路,今浙江杭县治,领杭州等路三十,松江府一,江阴等州二,属州二十一,自两浙以至江西东部,及福建境内俱属焉,即今江苏、安徽江以南、江西鄱阳湖以东、及浙江、福建全境地,至元中又析置。
也就是说当时的行政划分,湖州和苏州本就是一个行政单位,没必要纠结南浔到底是属于湖州还是苏州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浔的历史***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南浔的历史***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nnw.com/post/106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