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事件 > 正文

邵阳晋朝历史***,邵阳晋朝历史***简介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邵阳晋朝历史事件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邵阳晋朝历史事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宝庆为什么要更名为邵阳?
  2. 宝庆为什么要改名叫邵阳?
  3. 福建邵武家乡地名的来历?

宝庆什么要更名为邵阳?

“宝庆府”之所以后来改名“邵阳市”,根本原因在于朝代变革。

真正的“邵阳市”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。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;同时建立邵阳市,隶属邵阳县。1950年7月,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,隶属邵阳地区。1***2年邵阳市改为省辖市,仍归地区代管。1***7年7月改为省辖市,由省直接管理。1986年初,邵阳地区和邵阳市合并。

邵阳晋朝历史事件,邵阳晋朝历史事件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西汉的时候建立昭陵县,后来晋朝建立,因为避讳司马昭,昭陵改名邵陵,唐代设邵州。

到了南宋年间,邵州是赵昀的封地,1224年赵昀登基,次年改元宝庆,赵昀认为邵州是自己的风水宝地,于是用自己的年号命名自己曾经的封地,所以邵州破格升为宝庆府,这一称谓沿用了差不多800年,民国的时候宝庆府更名为邵阳,邵阳一名沿用至今。

宝庆为什么要改名叫邵阳?

邵阳历史悠久,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栖息,邵阳的建城史要追溯在2000多年前,在历史上随着朝代的变迁,邵阳有着很多种称呼。西汉的时候建立昭陵县,后来晋朝建立,因为避讳司马昭,昭陵改名邵陵,唐代设邵州。到了南宋年间,邵州是赵昀的封地,谁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赵昀会继承大统称帝,1224年赵昀登基,次年改元宝庆,赵昀认为邵州是自己的风水宝地,于是用自己的年号命名自己曾经的封地,所以邵州破格升为宝庆府,这一称谓沿用了差不多800年,民国的时候宝庆府更名为邵阳,邵阳一名沿用至今。

邵阳晋朝历史事件,邵阳晋朝历史事件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福建邵武家乡地名的来历?

邵武乃闽北重镇,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。不同时期地名繁杂称谓有变化。三国吴永安三年(公元260年)置昭武镇,不久升为昭武县,属建安郡。晋太康三年(公元291)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名邵武县。东晋太宁元年更名邵阳县,南朝宋永初元年复名邵武县。隋朝开皇九年(589)废县,归泉州(州治今福州);十二年(592)复置邵武县,属抚州。唐武德七年(621)属建州。五代晋天福元年(936)改名昭武县,五代汉乾佑元年(948)复名邵武。宋太平兴国四年(***9)属邵武军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属邵武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属邵武府,清亦同。民国二年废府属建安道。后废道直隶于省。1932年曾建苏维埃***。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,县为区治。二十四年九月,第九区裁并,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。1949年5月19日解放,先后属建瓯专区、建阳专区、南平专区、建阳地区、南平地区。198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,现由南平市代管。历史上,邵武有不同的称谓,.曾名昭阳、武阳、邵阳、昭武、樵阳、樵川、铁城等等。武者,武夷山之谓也;昭,古代认为左为父为南为阳,穆为母为北为阴,邵武城乡很多家庭厅堂上多张贴“天地国亲师”牌位,并写上“左昭右穆”即是此缘故。因为邵武在武夷山之南所以称之为昭武,,现在小东门有昭武广场。历史上邵武又称樵川,樵者,城西有樵岚山,现在还有上樵岚,下樵岚村庄名称。当地有河流叫樵溪;流出县城北面,北城门叫樵溪门。元朝著名诗人黄清老把自己的诗词著作名之为《樵水集》;明朝府学录陈士元著《武阳志略》和《武阳耆旧宗唐诗》。明朝永乐进士浮梁知县曾真保著《樵溪鱼叟集》;清朝岁贡杨崇道有《樵居吟》诗集问世。川者,一马平川,樵岚山下邵武城区乃山区平原,所以叫樵川也。邵武古代有樵川书院,现代有樵川诗社。邵武城池地处八闽之上,自宋朝从故县乌坂城迁来北平山之南,即现在邵武城市区,历经建城修固,可防可守,多次战乱,均防守有成,被人们称之为铁城。民国时期有《铁城报》;现在邵武电视台有《铁城方圆》节目网站有《铁城在线》。由于学识浅陋,不足之处,敬请指正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邵阳晋朝历史***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邵阳晋朝历史***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邵阳晋朝历史事件,邵阳晋朝历史事件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