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汉正街的历史事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正街的历史事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汉正街得名于“汉口之正街”一说,具体时间应在清朝就开始叫“汉正街”了:
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,据《夏口县志》等书记载,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00年的历史。早在明朝万历年间,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,这里沿江从西至东,出现了宗三庙、杨家河、武圣庙、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,为商埠吞吐,集散物资。由于水上交通便利,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,贸易往来频繁。到清代康熙、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,汉正街已成为“汉口之正街”。
乾隆四年(1739年),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。同治三年(1844年)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。从此,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,交易兴盛,市场繁荣。被称为“江湖连接,无地不通,一舟出门,万里唯意”,吸引了四方商旅,八方游客,热闹繁华,盛极一时。于是,本省荆州、孝感各县,外地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,直到今天形成华中地区的小商品批发中心。
汉正街得名于“汉口之正街”一说,具体时间应在清朝就开始叫“汉正街”了:
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,据《夏口县志》等书记载,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00年的历史。早在明朝万历年间,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,这里沿江从西至东,出现了宗三庙、杨家河、武圣庙、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,为商埠吞吐,集散物资。由于水上交通便利,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,贸易往来频繁。到清代康熙、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,汉正街已成为“汉口之正街”。
乾隆四年(1739年),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。同治三年(1844年)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。从此,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,交易兴盛,市场繁荣。被称为“江湖连接,无地不通,一舟出门,万里唯意”,吸引了四方商旅,八方游客,热闹繁华,盛极一时。于是,本省荆州、孝感各县,外地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,直到今天形成华中地区的小商品批发中心。
一个便宜三个爱,要买“水货”到汉正街(武汉话读“gāi“)。 那些年里,武汉三镇***都知道汉正街可以买到价廉但是物不美的商品。因此,“买便宜货”就必须去汉正街了。
今天,如果你到武汉一游,可以去看看“汉口的正街“——汉正街;这里曾经因为“小商品集散地”而闻名,不过现在的汉正街,昔日的风光难在了。
说起原因来,其实也非常简单。首先,人们的生活过好了,口袋里的钱也多了,所以购物的初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从追加价格,到追求质量和品牌。
这是第一个原因。第二个原因是“网店”与实体店,线上与线下的竞争。原来逛汉正街的武***,大都成了“淘宝”到常客。而且快递到家门口,谁会去汉正街呢
第三个原因最重要。汉正街整个商业区占地面积不过2.65平方公里,又处于汉口沿江道路的正当中。地方实在是太狭小,没有腾挪空间。
汉正街原是小商品批发市场,许多房子和街道解放前留下的,房屋破旧、街道狭窄、人流车流密集,安全隐患多。武汉市决定将将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整体搬迁至黄陂;小生产企业搬出主城区,也有许多搬到武汉市周边城市,例如汉川市;在市区两级***重视和支持下,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一个现代化小商品批发市场在黄陂区汉口北建成,由于新市场交通方便、街道整洁、店铺宽敞美观,交易金额年年快速发展,预计2018年销售额可达千亿元人民币。原汉口汉正街正在撤迁改造,目前,有复地集团、复星集团、嘉里集团等企业进入开发,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、国际化、生态化滨江商务区将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正街的历史***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汉正街的历史***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nnw.com/post/10406.html
上一篇
陈独秀主要历史事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