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人物传记贾宝玉500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贾宝玉500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书中有言:“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,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”
大意是说他不喜读书,无意仕途,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人。不喜与那些士大夫交往,是封建理教的叛逆者。喜欢不被束缚,潇洒地过日子。憎恶俗人俗世,爱慕女孩子,他说:女孩儿都是水做的骨肉。
贾宝玉平等待人,不勉强别人的意志。他憎恨世俗的男人,亲近和尊重地位地下的女人。
同时,他又是个不思进取的人,沉迷在儿女情长中。
前八十回贾宝玉的人生轨迹概况:
汪宏华认为《红楼梦》中的神话需从真、***、作者本意三个哲理角度分别解析。其中作者本意是,女娲补天隐喻了普通的人包括贾宝玉生命胚胎的形成过程。而甄士隐梦中的通灵宝玉和贾雨村34;椟中"的玉则只是代表了贾宝玉四向人性中的两个心理方面。由于内心极善极恶的矛盾不可调和,所以贾宝玉出现了第二十五回的精神崩溃,神话表现为玉失灵。此后贾宝玉完成人性从自发到自觉的突变,并在后半生通过创作《石头记》达到了人性的完善,实现了人生的最大的价值,对应的神话则是石头刻满自传回到大荒山。汪宏华认为只要坚持以哲理为***,就将迎来红学和哲学的双春天。
红楼梦》前八十回主要描写一个美好世界的兴起、发展,和最后无可避免的悲剧性幻灭。小说创造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世界,一为大观园以外的现实世界,一为大观园的理想世界,即第5回贾宝玉所梦见“太虚幻境”的人间投影。
两个世界是肮脏堕落,和干净纯洁的强烈对比。大观园是贾宝玉和诸姊妹的干净土,把女儿们与外界隔绝,希望女儿们在里面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,永远保持青春,不要出嫁,以免染上男人的龌龊气味。
大观园所住男人只有贾宝玉一个,但他在园中跟一些女子有染。作者创造了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,希望它长驻人间;另一方面他又无情地写出,现实世界的力量不断摧残理想世界,直至它完全毁灭。从71回开始,作者已开始布置大观园理想世界的幻灭,73回绣春囊的出现,正象征大观园的开始堕落。
贾宝玉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中的男主角。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,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。因衔通灵宝玉而诞,系贾府玉字辈嫡孙,故名贾宝玉,贾府通称宝二爷。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。 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,游于温柔富贵乡,专爱作养脂粉,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;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,互为知己,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爱情;他重情不重礼,结交了秦钟、柳湘莲、北静王等有情男子;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,厌恶四书和八股文,批判程朱理学,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、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“禄蠹”。
可是到头来“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,人非物换” 。
他所爱的清净女儿们死的死,散的散;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,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;再经抄家之痛,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。 为了报答天恩祖德,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,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。
最后情极而毒,悬崖撒手,跟随一僧一道出走,回到青埂峰,“究竟是到头一梦,万境归空” 。 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,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,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、补天济世、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,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贾宝玉5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贾宝玉500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nnw.com/post/103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