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历史事件群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事件群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关中帝王陵称东方帝王谷,千古一帝秦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修陵历39年动用72万刑徒,设计建造占地56,25平方公里,73年出土兵马俑震撼世界,汉十一帝陵汉武帝在位54年筑陵53年。唐十八陵十九帝,唐太宗茂陵开创依山而建帝陵,皇陵之冠乾陵,世界唯一两皇帝合葬陵。
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(公元前6-公元57年)的陵墓,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铁榭村。古谓原陵,当地亦称"汉陵",俗称"刘秀坟",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,1963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6月被***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汉光武帝陵始建于公元50年,由神道、陵园和祠院组成.
说是“坟”,但真有点委屈刘秀了,毕竟东汉开国皇帝,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啊,现园内古柏共1458棵,这么多的千年古柏聚植一园,在全国其它地方的皇帝园陵中并不多见。站在原陵广场前望,只见阙门古朴巍峨,长而宽阔的神道由南向北笔直纵深,两旁端立的石人、石兽威武庄严,无声的"神气"甚至是"杀气"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--这阵势,岂是区区小坟比拟得了的?
那为何人们把此地叫做“刘秀坟”呢?
小编觉得有两个原因:
其一·帝王选陵,特殊一例。我国历代皇帝选择寝葬所,皆是"背山面河",以开阔通变之地形,象征其襟怀博达,驾驭万物之志。唯独光武帝陵,系"枕河登山",一反常规。众多皇陵都在邙山之巅,唯原陵坐落在黄河之滩,为二千年封建社会史上之孤例。或许是埋得低了,太过平易近人,加上时间已过近两千年,早已物是人非,因此人们也跟着瞎胡闹,把这埋皇帝的地方直呼为"坟"!
其二·“刘秀坟”含金量太少。传说刘秀是个节俭的君主,甚至于死后殉葬品都少之又少,连盗墓贼都没有“光顾”过,(面位之子,谁敢盗?)。因此这也是人们称其为“坟”的原因。
埋葬刘秀的地方叫汉光武帝陵,古代称原陵,亦称“汉陵”,“刘秀坟”只是俗称而已。
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”位于今天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,铁榭村在邙山背后、黄河之滨。北边就是黄河大堤,离黄河仅有360米!自古帝王陵要枕山蹬河,免遭水淹,为何刘秀要把自己的千秋陵寝建在喜怒无常的黄河岸边?为何头枕黄河、脚蹬邙山这其中充满了神秘和悬念。
说到刘秀为何头枕黄河、脚蹬邙山被埋在黄河岸边,传说全是他那“要毛儿 ”(犟劲,不听话的意思)儿子所赐。刘秀本打算在北邙山顶上建造寝陵,可一直没敢跟儿子说。这儿子生就爱跟自己老子作对,刘秀让他往东,他偏往西,叫他打狗,他偏撵鸡。刘秀担心,即使自己在邙山上建起陵寝,百年之后儿子也会犟着劲儿把他葬在黄河滩上。于是,临死之日,当儿子哭问老子想在何处安寝百年的时候,刘秀便说:父皇我命中缺水,你把我葬在黄河当中吧。谁料想,这儿子一辈子没听老子的话,这会儿良心发现了:父皇放心,不孝儿这次无论如何一定照您的意思办!可怜刘秀哭笑不得,呜呼哀哉。
汉明帝看着老父亲苍老无色的脸,伤心不已。这么多年来,他总跟父亲对着干。以后再想如此也没有机会了,如果自己连父亲最后的遗愿都不能顺从,那他还是个人吗?所以,当刘秀死后,他就命令天下能工巧匠大造棺木龙舟,把刘秀的尸体放进龙舟里,投放进汹涌的黄河之中。据说,刘秀的灵柩刚一落下去,黄河便立即向北滚去,灵柩落下去的地方立即露成了干燥的河岸,接着刮起了一阵旋风,旋风夹着沙土就旋成了一个大冢。于是,刘秀的坟就留在邙山与黄河之间了。大冢周围忽然就生长起了密密麻麻的柏树,至于柏树有多少,没有人数过。
当然,传说只是人们想当然的猜测,事实上,从公元50年开始,刘秀就在北邙山与黄河之间修建自己的陵墓,他对负责修建陵园的窦融说过,他的陵园要'所制地不过二三顷,无为山陵,陂池裁令流水而已'。也就是说他的陵地面积大约九十亩,不以山为陵,而且要建在河边。刘秀的儿子刘庄并没那般“要毛儿”,中国第一佛寺白马寺就正是这厮投资兴建的。“不以山为陵,陂池以裁水”其实是刘秀本人的意愿。这个农民皇帝一生喜欢险中求胜,昆阳之战,以不足2万兵力大败王莽42万大军,死也要死得跟别人不一样。两千年来,黄河数次易道而流,泛滥的河水淹没了多少良田农庄,刘秀坟却一直居安无恙,如此奇迹已经表明选陵黄河滩是刘秀一生所作出的又一个正确决定。
汉光武帝刘秀打着汉朝的旗号夺取了天下,但他把汉朝的都城定在了风土人情不佳的洛阳,违背了汉高帝刘邦的旨意,破坏了汉朝的风水,背叛了大汉江山,汉朝从此江河日下,没有了朝气,最终走向了灭亡和乱世,让大汉子民受尽了屈辱。
尽管刘秀为开国帝王,在历史上也没有不善待功臣,但其另立锅灶、背叛祖宗的做法为以后历朝历代所不齿,受其影响,东汉帝王在历史上评价都不高,待遇也就可想而知。
事实上,刘秀在文治武功上没有超越汉高帝、汉武帝和汉宣帝,他应该是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中和晋武帝一样排名最靠后的那一个。
(汉光武帝刘秀)
刘秀坟本来就是现代当地人的一个俗称而已,刘秀身后之地本名叫做“原陵”,依旧称“陵”。
汉光武帝刘秀,东汉的开创者,其先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,不过到刘秀这一辈已经基本变成布衣平民,王莽篡汉海内分崩,刘秀在枣阳起兵。
经过多年的征伐,刘秀在众多义军中脱颖而出,先后平灭更始、赤眉等诸多势力,终究使得新朝之后被撕裂的天下重归一统。
在历史上,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创者,也是东汉最出名的皇帝,在历史上有不少的独一无二,包括他的陵墓,但长久以来,刘秀的陵墓却存在争论。
现如今人们将河南孟津县白鹤乡铁谢村的“刘秀坟”视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所在,但是按照风水等来看,刘秀若真的建陵在此,颇有古怪。
铁谢村的刘秀坟,是当年的黄河水道,现在已变成滩地,刘秀的陵不大可能会藏在水里,现在的刘秀坟所谓陵墓土堆,可能是北魏时代的祭天、祭河的仪式台。
同时,一般帝王陵寝都讲究背山面水,可刘秀坟则是枕水面山,完全不符常规。
有人称,这是因为刘秀的儿子刘庄喜欢与刘秀作对,原本打算建陵北邙山的刘秀担心将来儿子不遵循自己的意思,所以反其道而行,便留下遗诏建陵在黄河滩上。
谁知道,刘庄竟然听从了父亲的意见,真把刘秀安在了黄河河滩。
不过这样的说法基本没有可能,因为古代帝王陵墓通常都是在其在位时开始修建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***群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历史***群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nnw.com/post/101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