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台州元代历史事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台州元代历史事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台州府城墙,又称江南长城、江南八达岭,全长6000余米,现存5000余米,东起揽胜门,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,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,延伸至巾山西麓,依山就势,俯视大江,尤以北部最峻。
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,历史上曾多次拆毁、重建及修缮,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,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建瓮城,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。
2001年6月,台州府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***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2年11月,由台州府城墙等组成的“中国明清城墙”被列入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曾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赞誉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“师范”和“蓝本”。
中文名台州府城墙
外文名City Wal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aizhou
别名江南长城、江南八达岭
属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所属地区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
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,是明朝设置的三个羁縻卫所。蒙古称为“山阳万户”(ulge tumen),本来是成吉思汗季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统治下的兀鲁思。
1388年,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被明军击溃,随后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辽王阿札失里遣使降明,明朝遂分其为三卫。因为辽王阿札失里所领在元代分别为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、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和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,明朝的三卫也就基本沿袭了元代的三所名称,分别称为“朵颜”、“泰宁”(台州在元代归泰宁路)和“福余”(即灰亦儿)。明朝统称三卫为“兀良哈三卫”或“朵颜三卫”。
但是,阿札失里很快又归附北元,明朝派兵讨伐,双方关系断绝,永乐初年重建三卫。朵颜卫自称兀良哈(五两案)人,泰宁卫自称翁牛特(往流)人,福余卫称乌济业特(我着)人。兀良哈是成吉思汗功臣者勒蔑后人;翁牛特意为“有王之民”,是铁木哥斡赤斤的直属部落;乌济业特(我着)的起源则可能是蒙古化的女***。
元朝末年,天灾频犯,1333年,京畿地区连遭大雨,饥民竟达40万之多;第二年,浙东又遭天灾,饥民达到50万;到1344年,黄河又三次决口。
面对这样的局面,朝廷于1351年决议修治黄河,征调汴梁、大名等13路修河民夫15万人。这一征,直接把本就清贫的农民彻底压垮,于是在白莲会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的引导下,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了。
韩山童和刘福通以裹红头巾为起义标志,号为红巾军,带领其部众主要在河南地区东征西讨。随后,江淮地区、湖北地区、湘水和汉水流域纷纷揭竿而起,不久,这东西两系的红巾军便迅速占据了南北达黄河两岸,东西到淮水--汉水流域的广大区域,将元朝领土拦腰截断。除了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外,还有浙东台州人方国珍聚众劫掠漕运从而拉起一支反元力量;泰州白驹场人士张士诚纠结盐贩贫农反抗元朝。
这一支支的叛军使得元军疲于奔命,天下一片大乱……
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,迫于无法生存而投奔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。朱元璋起初只在军中担任九夫长的小差,但他能力出众,更是在孙德崖的诡计下救下了郭子兴,所以很快便得到升迁成为郭子兴手下一员得力干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州元代历史***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台州元代历史***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nnw.com/post/10042.html